時評:拿什么來保衛糧食安全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3-28
上一條:機械十二五主攻高端綠色
下一條:國際食品科技專業展 中國食品物流展
當前,利比亞局勢升級導致國際油價加速上行。對新興市場而言,油價飆升可能快速推升食品價格,導致硬著陸風險提前到來。新興市場CPI構成中,有30%至50%與能源和食品價格相關。從油價飆升到食品價格快速上揚,主要有兩個傳導機制:一是食品生產依賴于諸多能源密集型的投入,兩者價格傳導時間不超過兩個月;二是石油價格上升可能導致以玉米制造生物乙醇與生物燃料的需求上漲,從而減少糧食與飼料的供應,普遍推升農產品價格,因此,未來高油價導致高糧價的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
就我國情況而言,國內成品油進入漲價的上升通道,農產品的上漲在所難免,因為國內糧食的生產成本與油價密切相關,成品油的上調是因為石油價格的上漲所致,而糧食的生產過程需要的化肥、農藥、塑料膜等農資都是石油的衍生品。據相關資料統計,2009年我國主要產品僅機械作業費和化肥費用就占了糧食成本的30%以上,這兩項費用占比重則更大。所以國際原油價格的高位運行,傳導至國內成品油跟漲,會導致糧食生產成本提高,國內農產品價格的持續走高肯定會帶動CPI的攀升,將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率越來越大。
而從長遠看,糧食安全可能是中國未來經濟中的不穩定因素。今后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需求剛性增長;另一方面,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對糧食生產發展的約束日益突出,中國的糧食供需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從外部情況看,在國際資本掌控全球市場的格局下,我國的糧食產業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低端制造,靠天吃飯”,糧食生產極易受制于天災和人為的掌控。
2011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