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價上漲 美國何以獨善其身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3-14
上一條:未來我國食品包裝朝著多功能化及控制智能化方向發展
下一條:食品行業機械生產企業的“用工荒”之福
四,也許是根本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從外界來看,美國的產業結構是以服務業為主的先進經濟體,表面上農業所占GDP的比重很小(僅占GDP的1.7%),農業就業人口很少(僅占總就業人口的0.7%)。
但事實上,美國的農業卻是非常先進的,生產率高。美國農民人均耕地13.36公頃(1公頃等于15畝),20%的農場主有直升飛機和遙控拖拉機,半數以上農民通過衛星云圖預測天氣、產量,瀏覽期貨行情,在網上進行交易。美國是世界上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農產品2/3用于出口,占世界出口農產品的一半,特別是小麥、玉米、大豆和棉花。其中小麥出口占世界市場的45%,大豆占34%,玉米占22%,棉花占35%。而美國農產品大的出口市場就是中國。2001年,中國吸納了美國農產品全部出口的5.9%,排名第五;而到2010年,這一比例達到16%,位居第一。從價值計算,同期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從31億美元,上升到175億美元。
美國是一個農產品豐富、食品充裕的國家。從全球來看,如果出現食品價格上漲,那么美國是受影響小。進一步而言,在印度、中國、歐洲相繼進入加息周期之后,美國才會進入加息周期,這就為美國經濟的持續復蘇贏得了時間。如果說2008年的金融風暴是一場發端于美國的經濟危機,那么目前全球的食品價格上漲導致的全面通脹,將會首先發端于貧窮的國家和新興經濟體。
2011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