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現代食品包裝發展須著眼于新材料的研發和使用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12-29
上一條:我國擴大糧油加工外商投資限制范圍
下一條:我國力爭2012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0500億斤以上
“包裝材料使用不當,正是造成食品包裝安全隱憂的原因之一。”北京環保聯合餐具組織的一位專家表示,包裝材料從材質分為紙質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陶瓷包裝、玻璃包裝等;衛生級別分為工業級、食品級和藥品級。用于食品包裝的材料應達到食品級要求。但目前市場上銷售和使用的食品包裝制品,因其使用量大、流通快,一些不具備生產食品包裝制品條件的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為了牟利將非食品級的包裝制品用于食品包裝,給食品帶來安全隱患。
另外,紙質包裝因其紙源豐富、價格低廉、利于批量生產、便于印刷等特點,因此在包裝中占有很高的份額,但含苯油墨印刷的使用,卻讓很多紙質食品的包裝安全大打折扣。“塑料軟包裝是當今食品包裝的主導包裝,還是印刷油墨的使用大戶,對于食品包裝來說,油墨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視。”中國包裝聯合會綠色油墨中心副秘書長楊偉民表示,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仍以苯溶油墨為主,無苯油墨平均只占30%左右。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包括無苯油墨的成本平均比苯溶油墨高出15%~25%左右,但企業的經營卻已進入微利時代,出于自身生存考慮,企業不愿意使用無苯油墨;同時,有苯無苯只有企業自己知道,外行人很難看出來,因此企業沒有改革的積極性;另外,國家沒有明令禁止,再加上綠色環保的凹版印刷包裝缺乏“科班”出身的人才隊伍、行業企業沒有技術交流等情況,含苯油墨的使用居高不下就不足為奇了。凹版印刷淘汰苯溶油墨印刷刻不容緩。
據悉,新聞出版總署和環境保護部聯合下發的綠色印刷業“十二五”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國將力爭使綠色印刷企業數量占到我國印刷企業總數的30%,淘汰一批落后的印刷工藝、技術和產能。“十二五”期間,兩部門還將發布綠色印刷標準,由環境保護部以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形式發布。
201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