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機械的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0-9-20
上一條:減速機行業得到快速發展
下一條:風味食品盛行,食品機械走俏
2、潛在進入者的競爭
我國食品機械制造業是否存在諸多的潛在進入者,主要取決于該行業是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從目前情況看,我國食品機械制造業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將仍然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行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可觀的平均利潤率。二是廣闊和可持續的市場前景。三是相對寬松的國家產業政策,對發展食品機械十分有利。其一,國家持續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工業的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和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政策,采取用高新技術代替傳統技術、用先進適用技術代替落后技術、加大采用國際標準的力度等措施,這為食品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其二,國家將長期支持以食品加工為主要對象的農產品加工技術裝備的技術創新、技術進步和科技攻關,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替代品的威脅
由于我國是農業大國和農產品生產大國,所以食品機械制造業是不可替代的;只要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工業存在,為其提供技術裝備的相關機械制造業就不可被替代。盡管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的加快,在食品加工領域的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等層出不窮,但都是圍繞該行業提高技術含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等方面而出現的。就某種加工產品和技術裝備而言,替代性競爭卻是實實在在地存在著,而且正呈加速替代之勢,一些新開發的產品正在或即將替代傳統產品、由先進的生產工藝替代落后工藝、先進的生產設備替代落后的技術裝備、用高新技術替代傳統技術等等。替代性競爭對現有食品機械制造企業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從我國目前情況看,替代性競爭為新進入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市場切入點和潛在競爭優勢。據業內專家測算,近年來每年約有1000多家食品機械制造企業停產或倒閉,而每年另有1000家左右的企業誕生并進入該行業,其新進入者主要是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面對國有企業的傳統陣地,通過引入新技術、新工藝和企業轉制,已經打破了過去國有企業一統天下的舊格局。
綜合上述分析,扭轉我國食品機械市場競爭力較差的被動局面,應抓緊從如下幾個方面做文章:一是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在食品機械設計、制造和使用等方面,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標準和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的標準,或者采用國內已等效的國際標準。這些標準已被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廣泛認同和采用,代表了國際性食品機械技術標準的發展主流。二是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在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人們對食品機械名牌產品的追求越來越明顯,知名度高、有信賴感、安全感的品牌產品會增加用戶的廣泛采用,有利于提升行業的競爭力。所以要注意聚集一定的技術、資金、人才和政策傾斜等措施,不斷培育我國食品機械的名牌產品,逐步形成我國食品機械的品牌產業群。三是加快模仿創新向自主創新的轉變。過去我國食品機械的更新換代,主要延續了“引進、消化吸收”的發展模式,屬于模仿創新的范疇,許多技術訣竅是仿制不出來的。而今,市場發展需要創造食品機械的名牌產品,應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應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應有自己的看家本領。這就需要從發展戰略和策略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模仿創新向自主創新的轉變。
201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