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機械工業進出口情況與2012年展望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2-2-17
上一條:食品機械告別“自耕三分地”的時代
下一條:國務院發布質量綱要:提升重大裝備可靠性
【表面處理行業】
一、2011年機械工業進出口情況和特點
2011年,在世界經濟復雜多變的形勢下,機械工業對外貿易取得重大進展。據海關統計,2011年1~11月,機械工業進出口5745.57億美元,同比增長24.09%。其中,進口2830.23億美元,同比增長23.34%;出口2915.34億美元,同比增長24.83%;進出口貿易順差85.11億美元。
1.出口額已超過2010年同期水平,創歷年同期新高。機械工業內各行業中,出口同比增長30%以上的有:工程機械(52.9%)、內燃機(38.59%)、機械基礎件(34.62%)、汽車(32.9%)和機床工具(30.9%)。主要產品出口同比增長40%以上的有:拖拉機、收獲機械、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工程用起重機、平地機、壓路機、攤鋪機、掃雪機、叉車、礦山采掘機械、礦物洗選破碎磨粉設備、加工中心、水輪機、模具、軸承、小轎車、小客車、卡車、大客車等。
2.進口額也超過2010年同期水平,并創新高。機械工業內各行業中,進口同比增長快的是機床工具(35.09%),其次是汽車(33.76%)。進口增長較快的行業還有:儀器儀表(27.85%)、食品包裝機械(26.62%)、重型礦山機械(24.07%)和文化辦公設備(23.45%)。主要產品進口同比增長40%以上的有:收獲機械、牧草機械、畜產品加工機械、推土機、鏟運機、工程用起重機、平地機、壓路機、掃雪機、汽車儀表、真空泵、裝卸搬運機械、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發電機、輕型越野車、小客車、卡車、摩托車等。
3.我國向其他4個新興經濟體(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的出口同比增長41.12%,很大高于向歐盟、美國、日本發達經濟體出口同比增長20.18%的水平。這說明金磚國家經濟發展快速,而主要發達經濟體在金融危機后,仍處于緩慢復蘇中。
4.民營企業出口同比增長34.99%,增速高于國有企業(17.84%)。
5.一般貿易出口同比增長33.84%,增速高于加工貿易(13.6%)。
從2011年下半年起,由于受到國內外眾多因素的影響,機械工業進出口增幅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較快增長。1~11月進出口金額已經超過2010年全年的數額,全年進出口有望比2010年增加1100億美元左右。
二、2012年機械工業進出口形勢展望
2012年,世界經濟仍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曲折起伏階段。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秋季報告預測,2012年世界經濟將增長4%。其中,發達經濟體增長1.9%,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6.1%。國際市場需求仍會有所增加。
根據目前情況分析,美國經濟將緩慢復蘇、低速增長,歐洲經濟增速將進一步下滑,日本經濟復蘇乏力,新興經濟體經濟仍將較快增長,但增幅稍有放緩。總體來看,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依然不足,全球性通脹壓力短期內難以緩解,以及西亞、北非部分國家政局動蕩等因素,使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眾多風險。
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對我國外貿發展形成有力支撐。我國機械產品比較優勢依然存在,新的競爭優勢逐步形成,企業抵御風險、拓展市場和創新發展能力明顯增強。不過,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和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貸款利率提高都將造成出口成本增加,尤其是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各國貿易保護主義力度將繼續加大。這些都將對我國機械工業擴大出口產生影響。總之,2012年機械產品進出口將平穩較快增長,增速可能比2011年有小幅回落。
2012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