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漲價沖擊百姓 基礎性食品要競爭也要調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0-1-26
上一條:2009年機械工業進出口分析及2010年展望
下一條:機械行業主要產品產量12月份數據跟蹤
【食品工業行業】元旦開始,廣西南寧市米粉出廠價格上調30%,21日,柳州市米粉價格漲幅接近50%。在米粉生產廠家給出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米粉價格相應上漲一說難以經得住推敲后,作為兩地基礎性食品的米粉價格上漲行為,惡意性質顯露無遺。
與之相對應,在柳州市米粉價格驟升之后,市民中出現了抵制的聲音,導致柳州市米粉日銷量下降三成。南寧、柳州等地物價部門先后介入米粉漲價事件,其中南寧市的調查尚在進行中,柳州市強力要求米粉價格回歸原有軌道。
在沸沸揚揚的米粉漲價風波中,真真切切受到影響和沖擊的是普通市民,尤其是低收入群體。而關注米粉漲價事件背后的“黑手”乃至漏洞,在喧囂之外顯得尤其必要。
但就米粉行業來說,產業鏈條的上下游環節,包括水、電、大米、人工、油料、配料等等,脫離了產業鏈條的單一漲價行為,理應在各地價格監測部門的監督下,對整個產業鏈價格進行檢查,為生產廠家和消費終端計算“成本賬”。
市場經濟環境下,物價的升降都離不開市場規律的作用,這也是目前我國價格形成體系的核心方式,但關系到市民生活保障的諸如米粉等基礎性食品價格,則必不可少的需要相關部門的調控。
就南寧和柳州米粉生產來說,都存在著規模小且數量眾多的生產企業,南寧市有20余家,柳州市廠家數量也接近20家。除數量極少的以連鎖米粉零售店為主要銷售對象的生產企業外,多數企業并不雄厚的資本極易在利潤吸引下走向集中,形成高度壟斷,成為占有大多數市場份額的行內超大型壟斷集團,擁有單方面操控米粉市場價格的實力,進而左右市場米粉價格,影響市民日常生活。
對于政府部門,如何能從漲價事件發生后的監督調查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困境中走出,則需要對整個行業全盤謀劃。通過并購、聯合的方式,培養幾個能夠形成有效競爭的米粉生產企業集團,使得單一企業無法獲得價格操控權,成為一條值得嘗試的途徑。
民以食為天,面對事關群眾一日三餐的基礎性食品,充分的市場競爭輔以有效的政府調控,是避免價格惡性升降、走向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穗華機械摘編]
2010年1月26日